中國名將排行榜是什么順序?
唐:李靖,功績:從李靖開始,游牧民族十倍于 * ,卻不敢一戰。戰績:漢騎三千滅突厥,攻占吐谷渾,從未有過敗績。 宋:岳飛,功績:民族魂,中華民族的脊梁。戰績:大致百戰,擊破金軍八十萬,從未有過敗績。 明:徐達,功績:滅元。戰績:大致二百戰,消滅敵人一百三十萬,從未有過敗績。
一檔: 張良:漢初三杰其中一個,助劉邦建立漢朝。二檔: 管仲:春秋齊國政治家,被譽為華夏第一相。 孫武:春秋時期軍事家,百世兵家之師,著有《孫子兵法》。 樂毅:戰國時期軍事家,統帥五國聯軍攻打齊國。 諸葛亮:三國時期軍事、政治家,與劉備隆中決策,北伐曹魏。
中國古代72名將排行榜:第一級別:姜子牙,武廟祭祀的神主,已歸為神一類。第二級別:張良,河南人,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半人半神的存在。第三級別:管仲、韓信、范蠡等。范蠡曾陪越王勾踐為質,助其滅吳,后隱退成富商。第四級別:霍去病、關羽、周瑜等,能輔佐主公成就一定事業。
戰國名將有哪些?
1、李牧是趙國的大將,他的事跡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抵抗北方的匈奴;二是在宜安之戰中重創秦軍,成為戰國史上唯一能與白起匹敵的大將。NO.4 王翦 王翦是秦國名將,秦代杰出的軍事家。他主要的戰績包括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及使用秦國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2、按照介紹,這四位將領出自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強國,也即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就戰國四大名將的結局來說,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李牧被趙孝成王冤殺,都不是善終的結局。
3、戰國四大名將是廉頗、李牧、王翦和白起,前兩個是趙國人,后兩個是秦國人;白起最厲害,他最擅長的就是殲滅戰。
4、龐 * (?—公元前341年),戰國初期魏國名將。相傳與孫臏同拜于隱士鬼谷子門下,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其賢于己,因而設計把他的膝蓋骨刮去。
5、李牧是戰國時趙國的大將,他的生平事跡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在趙國北部,抵抗匈奴;二:抵御秦國,在宜安之戰中重創秦軍,在戰國史上他是唯一一個能與白起對戰的大將。NO.4王翦 他是戰國時秦國的名將,秦代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6、排名第一:白起 白起,楚平王之孫,百公勝的后代,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位杰出將領。他出生于楚國,后因政治緣故遷至秦國。公元前293年,白起臨危受命,指揮秦軍在伊闕之戰中擊敗韓魏聯軍,消滅敵軍24萬人,由此聲名鵲起,被封為國尉。在楚國戰敗后,白起又連續攻占韓國大片土地。
十大名將之首排行榜?
1、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主要成就:收復健壯,收復襄陽六郡,四次北伐,大敗金軍。
2、秦國十大名將排名第一的是白起。下面內容是秦國十大名將的排名及簡介: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以殺神之名聞名,長平之戰殺掉趙軍40多萬,伊闕之戰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是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3、中國古代十大名將為:徐達: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平民出身,軍事天才。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后因相國范雎的妒忌被逼自殺。薛仁貴: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以勇猛著稱。李靖:隋末唐初名將,唐初第一名將,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將韓擒虎的外甥。
4、呂布:被譽為“飛將”,勇猛無比,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美譽。趙云:蜀漢忠誠將領,英勇善戰,儒將風度,被譽為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典韋:曹操的忠誠衛士,以一己之力抵擋叛軍,英勇犧牲,形象令人敬佩。關羽: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義薄云天,武藝卓越,死后被尊為“關圣”。
5、十大名將: 關羽:以忠義著稱,勇猛無敵,曾在千軍萬馬中斬殺敵將顏良,威震華夏。 周瑜:指揮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奠定三國局勢。 司馬懿:長期對抗諸葛亮,最終導致曹魏政權落入司馬家族之手。 孫堅:江東基業的開創者其中一個,多次擊敗名將。 張飛:勇猛善戰,曾在長坂橋斷后,擊敗張郃。
戰國名將排行榜,前20位
吳起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字子玉,戰國時期衛國人,是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魏國期間,他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七十六戰全勝,包括在陰晉之戰中以少勝多,成就不敗神話。移師楚國后,吳起推行“吳起變法”,促進了楚國政治體制的轉型。
孫臏,齊威王時期的智謀家,以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兩次擊敗龐 * ,終結魏國霸業,展現了深厚的計謀和適時的隱退,得以善終。 司馬錯,雖然未有決定性戰役的記載,但他的戰略想法對秦國統一天下至關重要,攻滅蜀國,攻取楚地,擴大了秦國版圖。
趙奢 狹路相逢勇者勝,瘀與之戰打敗不可一世的秦軍。秦軍圍困趙瘀與,趙惠文王問廉頗能救不能救,廉頗說不能救。問樂乘,也說不能救,戰國四公子其中一個的平原君也說不可以,這時候趙奢說了狹路相逢勇者勝。趙奢率軍隊隱藏作戰意圖,搶占先機大敗秦軍,取得大勝,被封為馬服君。
春秋戰國之亂世:燕國名將排行榜,個個都堪稱天下良才!
1、樂毅是燕國名將中的佼佼者,他幾乎滅亡了當時天下第一強國的齊國,為燕國洗雪了數百年恥辱,燕國在爭霸經過中唯一的戰勛。齊愍王時期的齊國,曾聯合魏韓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宣太后割地求和;南邊大敗楚國于重丘,西邊敗魏趙于關津配合趙國滅掉了中山,同時以一國之力滅掉了天下膏腴宋國。
2、王翦主是戰國晚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戰爭中最大的名將,王翦和他的兒子王賁率領秦軍滅亡了除韓國之外的其他五個諸侯國,這種戰績也算是逆天的,其中王翦一個人親自率軍就滅亡了三個諸侯國,分別是燕國、趙國、楚國。
3、封狼大將——霍去病(前140-前117),漢族,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杰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于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
4、公元前323年(燕易王十年),魏公孫衍發起燕、趙、中山、魏、韓“五國相王”以抗秦,燕國至此方與趙國、中山國一起稱王。 將、相 燕侯之下的官僚機構,重要的是將和相,分別主管文武之事。春秋戰國之時,官分文武是各國官僚組織的重要特點,而官分文武無疑有利于國君進一步將權力集中于上。
5、戰國四大名將,指的是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他們是那個時代的頂級將領,其指揮水平也是一流的。白起,人稱戰神(殺神),白起的主要功績是在秦昭襄王時期建立的。公元前294年,在伊闕之戰中,白起率領秦軍全殲24萬韓魏聯軍。
6、個故事的聯系:“澠池之會”是“完璧歸趙”的進步,“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又是“負荊請罪”的起因,“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和起來又組成了“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