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春意鬧,燈火映咸陽。元宵佳節,咸陽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元宵節期間,咸陽市以“過大年 逛咸陽”為主題,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與。從傳統燈謎到非遺展示,從民俗表演到現代藝術,咸陽用多元化的文化活動為市民獻上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非遺煥新彰底蘊 社火喧天啟新春
社火,作為咸陽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活動其中一個,承載著大眾對新年的美好祈愿和對生活的熱愛。連日來,咸陽各縣市區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民眾攜家帶口、呼朋引伴而行,觀賞社火表演。
2月12日,興平市街頭人潮涌動、鑼鼓喧天。隨著一聲響徹云霄的鑼鳴,“槐里迎新春 奮進新征程”興平市2025(乙巳)年歡歡喜喜過大年民俗文化巡演活動震撼登場!這場由興平市打造的年度文化盛宴,以“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磅礴氣勢,為市民獻上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新春狂歡,更將千年古城的文化自信書寫在歡騰的街巷之間。
興平民俗文化巡演活動。
活動現場,由14支方陣、3700余名演職人員組成的巡游隊伍從興平市中心廣場浩蕩出發。首支方陣的百人鑼鼓隊甫一登場,震天的鼓點便如春雷滾動,身著紅綢的鼓手們揮臂如風,金鈸翻飛間濺起一片燦爛陽光。緊隨其后的舞龍隊令全場沸騰——兩條長達30米的“巨龍”凌空騰躍,龍首昂然,龍身翻卷,在舞者矯健的步伐中仿佛被注入鮮活的生活,時而穿云破霧,時而戲珠吐瑞,引得圍觀孩童尖叫連連。
最令人屏息的莫過于高蹺方陣。數十名演員腳踩兩米高蹺,身著戲袍化身“天兵神將”,在行進中上演“空中疊羅漢”“金雞獨立”等高難動作,每一步踏下都激起觀眾席驚呼與掌聲的浪潮。而憨態可掬的旱船隊伍則掀起另一波歡笑——艄公與船娘們以詼諧的舞步演繹“水上趣事”,船身點綴的花燈隨步伐搖曳生姿,宛若星河墜入人間。
當傳統民俗的煙火氣尚未消散,15輛主題彩車攜著現代光影科技驚艷亮相。巡游車隊所經之處,歡呼聲此起彼伏。49輛巡演車輛上的演員們不斷向人群拋送春聯、香囊等吉祥小物,一位白發老者接住繡有“福”字的香囊時熱淚盈眶:“三十年前我就在這街上扭秧歌,現在看著年輕人把老技藝演得這么鮮亮,心里頭暖和!”
活動現場人山人海,8萬名市民將十里長街圍成沸騰的海洋。沿街商鋪掛滿紅燈籠,手機鏡頭與專業直播設備共同記錄著每個精妙瞬間。據統計,線上直播間涌入超50萬觀眾,彈幕中“想立刻飛回興平”的留言刷屏不斷。
經開區社火表演。
咸陽經開區雙照湖北廣場當天也是鑼鼓震天。非遺項目乾縣蛟龍轉鼓以雷霆之勢開場,周至復興武獅騰躍七星樁,將武術精髓融入獅舞,戲塔、過橋等高難度動作贏得滿堂喝彩。“要讓非遺在人間煙火里打滾!”復興武獅傳承人肖軍川邊指導高空表演邊說道。
燈謎映照古今韻 皮影訴說歲月長
元宵節猜燈謎,自古以來就是大眾一種傳統活動方式。元宵節當天,福園巷子、渭城區中山街的猜燈謎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火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五彩斑斕的燈謎紙條隨風搖曳,大眾穿梭在燈謎底下,認真思索,沉浸式體驗猜燈謎。
福園巷子猜燈謎。
“我知道!‘日復一日’答案是‘昌’!”謎底揭曉,禮品到手。答對的市民洋洋得意,沒猜出的市民回頭再“戰”,古人的樂趣盎然顯現,今人的歡樂綿延流動。
2月10日—11日,禮泉縣中心廣場別開生面的猜燈謎、看皮影戲活動同樣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大紅燈籠高高掛,燈謎紙條內容豐富。孩子和大人圍在一起,認真思索,互相討論,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這個燈謎有點難,不過猜出來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一位帶著孩子的家長說道,“活動增加節日的趣味性,讓孩子在玩樂中進修聰明,充分體驗傳統文化的精妙。”
禮泉皮影戲。
舞臺邊,皮影戲表演開始。臺上,一幫老人、幾件樂器、一箱子斑駁的玩偶,皮影藝大眾在這方寸之間演繹著屬于自己的芳華。白色幕布后面,他們熟練地操縱著皮影人物,臺前,戲曲表演者用細膩的唱腔述說著故事務節,一靜一動,皮影與戲曲完美結合,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講述著古老的故事,生動的表演讓觀眾們如癡如醉。皮影戲傳承人李師傅表示:“皮影戲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這門傳統藝術,讓傳統活在年輕人的手機相冊里。”
文旅融合譜華章 雅俗共賞慶佳節
元宵節的咸陽,不僅有著傳統文化的厚重,也充滿了現代藝術的活力。
2月10日—12日,由市文旅局、秦都區人民政府主辦,秦都區文旅局、秦都區文化館承辦的“金蛇迎春 快樂咸陽”咸陽市秦都區春節元宵節群眾文化活動暨“村舞”展演活動在中華廣場舉行。現場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大家翹首以盼,期待著精妙的節目。
開場鑼鼓聲響起,鏗鏘有力,瞬間點燃了全場的熱誠。演員們身著鮮艷的服裝,手持鑼鼓,節奏明快,氣勢磅礴,敲出新一年的新氣象。緊接著,舞蹈《盛世歡歌》登場,演員們舞姿優美,動作整齊劃一,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展現出盛世中華的繁榮景象。
秦都區活動。
節目精妙紛呈,觀眾目不暇接。戲曲《拜新年》唱腔悠揚,動作細膩。舞蹈《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現代氣息、活力四射。歌曲《枕著光的她》旋律優美、歌聲動人。旗袍走秀《國風韻味,傾城之絕》盡顯東方女性優雅與魅力,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旗袍,步伐輕盈,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
柔力球表演《中國飛起來》別具一格、動作流暢。太極拳《游龍拳》和《陳氏九劍》剛柔并濟,展現了中華武術博大精深。
“熱鬧,去年的社火、高蹺就讓人念念不忘,今年終于又來了,還是這些傳統文化節目有意思,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村上看的那些原生態的表演,很誠實也很接地氣,年味滿滿!”市民崔芹霞帶著孫女擠在人群里目不轉睛地看著表演,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喜慶的音樂、精妙的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現場掌聲不斷,氣氛熱烈。無論是傳統藝術的傳承,還是現代文化的創新,活動充分展現了秦都區文化的多元與活力。市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氣氛,還能在豐富多彩的節目中體驗到秦都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以文育人,以文化民。本次活動參演人員全部來自秦都區各街道辦。選擇的節目內容貼近群眾生活,深受市民喜愛,為元宵佳節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秦都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西鳳說,“我們希望通過深挖杰出傳統文化資源,打造‘樂享秦都一起來’文化品牌,組織創作更多的文藝精品,唱響主旋律,弘揚真善美,謳歌新時代,傳播正能量,用文化凝聚人心,讓更多杰出的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福園巷子篝火晚會熱鬧上演。咸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季/圖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元佳節,咸陽街頭到處充滿文藝氣息。福園巷子,華燈初上,篝火晚會喚起市民舞蹈細胞,紛紛加入唱跳隊伍。市民陳金菊帶著孩子也“搖擺”加入,她笑著說:“活動接地氣、有溫度,年味拉滿。”
2月11日,統一廣場同樣熱鬧非凡,咸陽湖畔音樂會元宵專場熱誠開唱。《鼓樓》《蘋果香》《渭城值雨》《西湖》……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在廣場上空回蕩,吸引了眾多市民隨著音樂節奏輕輕搖擺,現場氣氛熱烈而歡快。市民劉芳表示:“美好的音樂為元宵佳節添彩。”
以文化為魂,以活動為媒。我市多彩繽紛的元宵節文旅活動,將傳統與現代、民俗與藝術完美結合,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場精妙紛呈的文化盛宴。從燈火輝煌的猜燈謎活動到技藝精湛的非遺展示,從傳統戲曲到現代藝術,咸陽用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展現了古城的文化魅力,也讓元宵節這一傳統節日煥發出新的生機。
正如市民張博所說:“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文化不僅是歷史的積淀,更是生活的底色。希望咸陽的文化活動越辦越好,讓更多人感受到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
咸陽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靜 文/圖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