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那些事


其實啊,這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作怪,顧名思義,它和糖尿病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成年人糖尿病的發病率已高達11.4%,糖尿病侵犯全身的微小血管,會引發眼、腦、心、腎等器官出現并發癥,據統計,糖尿病引起的致傷殘并發癥中約55.2%為視覺殘疾,平均每3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被確診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糖尿病是如何導致視網膜發生病變的呢?
讓我們從眼球的成像原理開始說起,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是如何透過這扇窗戶看清這秀麗的大好河山,其實人的眼睛近似于球形,被稱為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晶狀體、玻璃體、視神經、視網膜等組成。視網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內層,是一層柔軟的膜,外界光線進入眼睛后,穿過玻璃體落在視網膜上,視網膜接收到圖像信息后傳遞給大腦,大腦通過分析、處理就形成了視覺,于是,便有了四目相對兩顧無言的怦然心動。在這里視網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的視網膜病變,這是糖尿病患者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
啥?這個病竟然能導致失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視網膜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是視網膜的營養保障的堅強后盾,目前認為慢性高血糖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微血管并發癥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介導多條細胞信號通路的激活,進一步誘發導致了微血管損傷和血-視網膜屏障破壞,進而使視網膜的微血管逐步發生滲漏、堵塞、無灌注區形成、缺血缺氧、形成新生血管,最終導致視網膜脫離的發生。那你知道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后果是什么嗎?是的,失明!視網膜都掉下來了,還怎么接收圖像信息呢?
除此之外呢,高血糖還會導致眼睛出現代謝性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干眼癥、視神經病變等。血糖的控制不容小覷!有糖尿病的患者讀到這里就有疑問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結局就一定是失明嗎?
不是的,研究證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通過定期隨診、接受必要的治療可使90%的患者避免嚴重視力下降。
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勢在必行!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治病要治本,積極控制全身病是本質,定期檢查眼底是關鍵,還要戒煙戒酒、定期運動來阻止疾病的進展。
專家提醒您: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們,即使目前視力及眼底情況良好,仍有發生嚴重眼底疾病的可能。在疾病早期是不容易發現的, 對于糖尿病患者,建議3-6個月到正規醫院進行眼底檢查,建立隨訪檔案,此病早期、及時管理效果最佳。(眼科五 景丹丹)

掃描二維碼,可用手機閱讀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