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診斷與治療(三)
(三)EB
1.定義:一種以氣道嗜酸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氣管炎,氣道高反應性陰性,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
2.臨床表現:主要癥狀為慢性刺激性咳嗽,常是惟一的臨床癥狀,干咳或咳少許白色黏液痰,可在白天或夜間咳嗽。部分患者對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常為咳嗽的誘發因素?;颊邿o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肺通氣功能及呼氣峰流速變異率正常,無氣道高反應性的證據。
3.診斷:EB臨床表現缺乏特征性,部分表現類似cVA,體格檢查尤異常發現,診斷主要依靠誘導痰細胞學檢查。具體標準如下:(1)慢性咳嗽,表現為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黏痰。(2)x線胸片正常。(3)肺通氣功能正常,氣道高反應性陰性,呼氣峰流速日間變異率正常。(4)痰細胞學檢查嗜酸粒細胞比例≥2.5%。(5)排除其他嗜酸粒細胞增多性疚病。(6)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有效。
4.治療:EB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治療后咳嗽很快消失或明顯減輕。通常采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二丙酸倍氯米松(每次250~500恤g)或等效劑量的其他糖皮質激素,每天2次,持續應用4周以上。初始治療町聯合應用潑尼松口服,每天10~20 mg,持續3—5 d。
(四)GERC
1.定義:因胃酸和其他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導致以咳嗽為突出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屬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特殊類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發病機制涉及微量誤吸、食管.支氣管反射、食管運動功能失調、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與氣道神經源性炎癥等,同前認為食管-支氣管反射引起的氣道神經源性炎癥起主要作用。除胃酸外,少數患者還與膽汁反流有關。
2.臨床表現:典型反流癥狀表現為燒心(胸骨后燒灼感)、反酸、噯氣等。部分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伴有典型的反流癥狀,但也有不少患者以咳嗽為惟一的表現??人源蠖喟l生在日間和直立位,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容易誘發或加蕈咳嗽。
3.診斷標準:(1)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2)24 h食管pH值監測Demeester積分≥12.70,和(或)sAP≥75%。(3)抗反流治療后咳嗽明顯減輕或消失。但需要注意,少部
分合并或以非酸反流(如膽汁反流)為主的患者,其食管pH值監測結果未必異常,此類患者可通過食管阻抗檢測或膽汁反流監測協助診斷。對于沒有食管pH值監測的單位或經濟條件有限的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以下指征者可考慮進行診斷性治療。(1)患者有明顯的迸食相關的咳嗽,如餐后咳嗽、進食咳嗽等。(2)患者伴有典型的燒心、反酸等反流癥狀。(3)排除cVA、uAcs及EB等疾病,或按這些疾病治療效果不佳。服用標準劑量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20 mg,每天2次),治療時間不少于8周??狗戳髦委熀罂人韵Щ蝻@著緩解,可以臨床診斷GERc。
4.治療:(1)調整生活方式:體重超重患者應減肥,避免過飽及睡前進食,避免進食酸性、油膩食物,避免飲用咖啡類飲料及吸煙。(2)制酸藥:常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或H:受體拮抗劑(雷尼替丁或其他類似藥物),以質子泵抑制劑效果為佳。(3)促胃動力藥:如有胃排空障礙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等。單用制酸劑效果不佳者,加用促胃動力藥可能有效。內科治療時間要求3個月以上,一般需2~4周方顯療效。對上述治療療效欠佳時,應考慮藥物劑量及療程是否足夠,或是否存在復合病因。必要時咨詢相關??漆t師共I司研究治療方案,少數內科治療失敗的嚴重反流患者,抗反流手術治療町能自.效,因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等問題,應嚴格把握手術指征。

掃描二維碼,可用手機閱讀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