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OPD)- 定義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與肺部對香煙煙霧等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COPD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稱肺外)的不良效應。肺功能檢查對確定氣流受限有重要意義。在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表明存在氣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轉。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氣流受限許多年存在;但不是所有有咳嗽、咳痰癥狀的患者均會發展為COPD。部分患者可僅有不可逆氣流受限改變而無慢性咳嗽、咳痰癥狀。COPD與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密切相關。通常,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個月以上,并連續2年者。肺氣腫則指肺部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出現異常持久的擴張,并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的破壞而無明顯的肺纖維化。當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檢查出現氣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時,則能診斷為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而無氣流受限,則不能診斷為COPD。雖然哮喘與COPD都是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但二者的發病機制不同,臨床表現以及對治療的反應性也有明顯差異。大多數哮喘患者的氣流受限具有顯著的可逆性,是其不同于COPD的一個關鍵特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較明顯的氣道重塑,導致氣流受限的可逆性明顯減小,臨床很難與COPD相鑒別。COPD和哮喘可以發生于同一位患者;而且,由于二者都是常見病、多發病,這種概率并不低。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現的氣流受限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癥、肺結核纖維化病變、肺囊性纖維化、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以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等,均不屬于COPD。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

掃描二維碼,可用手機閱讀此文章